■新譯通紡織翻譯領域紡織翻譯領域
紡織工業發展迅速,信息技術應用得到普及推廣。據1990年和1996年行業管理部門的兩次調查,開展信息化項目的企業占當時企業總數的25.8%,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達到52%56%,遍及棉紡、化纖、紡機、印染、針織等行業,幾乎全部是國有大中型企業。投資百萬元以上的企業有近60家,約70%的項目屬于管理信息化,形成了一個高潮。MIS取得顯著效果的有棉紡行業的山東臨沂棉紡廠、山東曲阜棉紡廠、上海十二棉、石家莊一棉、石家莊四棉、湖北蒲圻棉紡廠、沙市棉紡廠、鄭州五棉、鄭州六棉、洛陽棉紡廠、大連金州棉紡廠、青島六棉、邯鄲三棉、西北四棉等;針織行業有北京三針、天津針織廠、上海十二針等;化纖行業有儀征化纖廠、營口化纖廠、鞍山化纖廠;紡機行業的經緯紡機廠、上海二紡機、鄭州紡機廠、紡科院化機廠;以及北京毛巾廠、包頭鹿苑羊絨廠、常州東風印染廠等。項目一般采用微機局域網或多用戶小型機模式,自行開發或合作開發應用軟件。國內財務管理軟件逐步為企業所采用。上個世紀90年代初,MRP、MRPII等軟件產品首先進入紡機企業,其中經緯紡機廠應用較為成功,棉紡廠也實施過一些試點項目,但未得到推廣。自動監測在原有基礎上有一定進展,但未能形成可以大規模推廣的技術和產品。 ??? 2003年,中國紡織工業纖維加工能力已經突破2000萬噸大關, 2002年我國人均纖維消費量6.6公斤,而2003年我國人均纖維消費量已經超過了10公斤,增長了50%,遠遠超過纖維加工的增長速度。 〓特長翻譯服務 〓
|